7月23日,由以色列国会 “友台小组” 主席杜伯斯基主导,发布了一份所谓“共同声明”股票交易配资,72 名来自以色列11个不同政党的议员联名签署,公然声援台湾加入世卫组织和国际民航组织,甚至直接将台湾省称作 “国家”。
此外,以色列议员在声明中还表示,谴责将台湾排除在国际组织之外,这是“不合理且不负责任的”。反对台湾参加国际组织,是我们的一贯立场,这不是合理不合理的问题,而是主权问题。主权问题绝对不存在谈判的空间,以色列的这些议员其实也知道。
以色列,一直想在中东地区扩张领土,企图吞并包括加沙地带在内的整个巴勒斯坦,而中国则坚持联合国宪章等公平正义原则,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伸张正义,必然会遭到以色列方面的仇视和报复。
尤其是新一轮巴以冲突以后,中国支持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社会采取措施,在国际场合一再呼吁停火止战,对加沙的巴基斯坦民众进行人道主义援助,主张将 “两国方案” 由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72名议员来自执政及在野联盟共11个政党,因此这绝非个别议员的挑衅行为了,它代表了以色列精英阶层的集体行为,并开始染指我们最核心敏感的台海问题了。
中国外事部门的高层官员,在北京约见了以色列驻华大使,警告以色列“不要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发言人针对此事回应称,以色列个别议员挑头支持台湾参与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与的国际组织,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战!
此外,在联合国安理会中东问题公开辩论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针对加沙局势发表了全面而严厉的批评,明确将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巴勒斯坦民众的死伤及定居点问题列为核心关切。
傅聪大使的表态,清晰传递了中国的立场:军事手段无法带来和平,唯有通过尊重国际法、落实“两国方案”,才能实现巴基斯坦乃至中东的长治久安。
在国际舆论场上,台湾问题对许多国家来说可能太遥远,但巴勒斯坦尤其是被以色列军事占领的加沙地带民众的人权问题,却是实实在在的痛点。
以色列拿台湾问题扎东方大国一针,那就别怪对方拿巴勒斯坦问题——这个国际社会公认的“疮疤”来揭你的短。这一下,中以的攻守之势瞬间逆转。
就这样从一个“主权被挑战者”,变成了“国际公义维护者”,而以色列则一夜之间成了被告。此举,要比我们的外交官喊出一万句关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法理辩论都管用。
随即,法国总统马克龙出来“补刀”,公开宣称计划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本土面积为5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6680万,就其面积和人口而言,法国真称不上是个大国。
但是法国好歹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是唯一拥有战略核潜艇和潜射洲际导弹的国家,称得上对欧洲乃至全球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
法国总统称打算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作为欧盟的“领头羊”,法国的这一表态分量可想而知,对于企图将加沙地带的巴基斯坦人赶走的以色列,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据悉,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听到这个消息后“暴怒跳脚”。以色列的议员为捞取个人的政治资本和贪图台湾当局的那点蝇头小利,却不料连锁反应来得又快又猛。
东方大国将加沙地带210万巴勒斯坦民众的苦难问题直接摆在了国际社会的桌面上,欧洲大国则在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上对以色列来了个釜底抽薪。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以色列议员这次跳出来挑衅东方大国,本就有向华盛顿“表功”的意味,但特拉维夫显然高估了自身的价值和在国际博弈中的“豁免权”,也严重低估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和反击的能力。
以色列的议员,为了短期政治利益或经济诱惑,不惜牺牲中以关系的政治基础,最终反而让自己在国际舆论场陷入被动。
台湾问题作为中国的内政和核心利益,容不得任何外部势力的指手画脚,这既是中国的底线,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在这一问题上玩火,最终只会引火烧身。
民进党当局的“金元外交”,也早已被证明是一条不归路。靠广撒金钱收买来的那些小国的所谓“支持”,既不牢固,也不光彩,反而暴露了其“台独”分裂行径的不得人心。
赖清德计划于8月份窜访巴拉圭、危地马拉和伯利兹期间,“过境”美国纽约和达拉斯,有外媒报道称被美国总统特朗普拒绝了,于是决定推迟原定行程中在美国转机的计划。
在中国向美方提出反对以后,美国也不得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尤其是在中美贸易谈判以及接下来有可能举行的中美首脑会晤的背景下,作为“棋子”的台湾行政当局负责人的分量股票交易配资,此时就显得极其渺小了。
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