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装备的步枪,在网友眼中无非是汉阳造、中正式和三八大盖,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中有太多镜头,大家都比较熟悉。其实历史上中国军队装备过的步枪多达数十种配资正规网站,汉阳造、中正式和三八大盖是其中装备数量较多的,加上媒体的宣传,所以广为人知。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装备数量也很大,但鲜为人知的一款步枪,这就是比利时FN1930式步枪。 PS:旧中国由于工业基础薄弱,无力保障军队装备需求,连最基本的步枪都做不到制式化。甚至不少部队的一个步兵班里都可能装备数种步枪,口径都不一样,给后勤带来麻烦。 上世纪30年代的比利时可是大大有名,其生产的武器装备是高档、精良和可靠的代名词。例如比利时生产的勃朗宁轻机枪在性能上比原版美国货强多了,各国都争相采购,连缺少预算的民国都采购了16500挺。比利时生产的步枪也不例外,FN公司生产的1930式步枪在国际军火市场也是抢手货。上世纪20~30年代,比利时国家火器生产公司(FN公司)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的军火厂。
一战后比利时军工能够迅速崛起,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不能外销军械有关,因为《凡尔赛合约》中有条款限定。比利时FN公司与捷克布尔诺厂正好填补空当,一时成为世界武器的主要供货商。FN公司通过合作的方式获得了不少先进设计方案(例如跟勃朗宁的合作),然后再进行改良,推出性能更优的军工产品,从而得到世界军火市场的认可,获得了大量订单。 接着说FN1930式步枪。该枪其实是由毛瑟1898式步枪演变而来的短步枪。FN1930式步枪与毛瑟标准型98k外观上的差异,是上护木环盖住表尺,枪管前上半部外露,头箍和二箍由两个弹簧销固定,类似于1898式步枪的配置。构造上与毛瑟步枪相差不大,不过外形和配置上因订购的国家使用单位而稍有变化。有些型号的枪管长度仅有440毫米,归类为卡宾枪,枪管长589毫米的就归类为短步枪。
该枪一经推出,就大受世界军火市场欢迎,很多国家都大量采购,甚至南美国家也有不小的订单。当然,缺少武器装备的民国也购买了不少,特别在抗战爆发后,由于德国中止了军事合作,从比利时购买武器成为一个重要途径。民国购买的武器装备不仅有FN1930式步枪,还有FN1930式轻机枪(当时称为自动步枪),其中购买的FN1930式步枪超过15万支!据统计,1935~1939年间,自香港运入中国的FN1930式步枪为154655支,其中2万支为广东、广西地方势力所订购,2400支为天津所订购,其余为国府在1938年后的采购数量。 除了购买外,还大量仿制。广东兵工厂在陈济棠主政时期,就曾大量仿造FN1930式步枪,称为21式步枪。并且广东兵工厂的产量不小,1931年时,兵工署报告称步枪月产量为1200支。到1936年6月兵工署接手兵工厂改造中正式步枪,总产量应在6万支以上。
另外,全面抗战爆发后,黄绍竑在浙江成立浙江省铁工厂,生产步枪、轻机枪等武器。其中步枪就是仿制FN1930式步枪,技术工人将原装FN1930式步枪拆散,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仿制。前后经过4个多月的时间,终于逆向仿制成功,为了纪念“七七事变”,黄绍竑将这款仿制步枪命名为七七式步枪。七七式步枪从1939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年产量高达1万支。 在黄绍竑的领导下,浙铁工厂有着极大的发展,曾一度拥有4000多名员工,机器总数超过1000台,包括步枪厂、子弹厂、轻机枪厂和手榴弹厂4个工厂。其中,小顺工厂专造步枪,每个月可以生产1000支左右。整个抗战期间,七七式步枪总产量为5万支左右,大部分装备浙江本地自卫团。在武汉会战、南昌会战、南昌反击战和长沙会战中,浙军都有一定程度的参与,其中几个师就是由原来的自卫团改编而来,使用的就是七七式步枪。 综上所述,FN1930式步枪进口及仿制数量超过26万支,算是装备数量很大的一款步枪了。要知道抗战八年,中正式步枪的总产量不过25万支,汉阳造步枪的总产量则只有22万支。只可惜知道FN1930式步枪的人比较少配资正规网站,希望本文的介绍可以让更多网友知晓。
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