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三轮谈完了,美财长对重点内容闭口不谈,转而提及中伊之间的石油贸易股票交易配资,中方当场把话挑明。
据环球网消息,就在前两天,中美的第三轮经贸会谈在瑞典落下帷幕。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此次会谈双方依旧延续了坦诚交流的基调,但在重点议题上,双方的立场却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在此轮会谈当中,美国财长贝森特对于关税等重点问题选择闭口不谈,却将关注的重心放在了中伊石油贸易的问题上。贝森特表示,伊朗近九成的石油都供应给了中国,对于此事美国十分重视。
毫无疑问,贝森特的这一举动,不仅偏离了经贸谈判的核心议题,更反映出了美国复杂的战略意图。美国是石油出口国,而中国是石油进口国。或许是看到了中国石油能源的消费市场,美国一方面扬言要对购买俄油的国家实施制裁,另一方面,又在中美会谈时,将重点放在中伊石油贸易上,妄图逼迫中国放弃伊朗石油。
从美国的举动不难看出,其就是想要断掉中国石油进口的渠道,转而购买美国石油。实际上,对于购买美国石油,中国并不抵触,我们之所以选择其他两家,是因为美国连简单的石油贸易都要搞“霸权主义”,强买强卖,逼迫中国购买美国的高价油,这种完全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和秩序的行为,中国显然是不会答应的。
同时,美国大谈中伊石油贸易,也是出于地缘战略方面的考量。伊朗一直都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对手,美国长期对伊朗经济实施制裁。而中国购买伊朗石油,可能会削弱美国的制裁效果。所以美国才会在会谈当中提及此事,试图用施压的手段,逼迫中国,进一步孤立伊朗。
只不过,美财长的这种行为,已经严重违背了正常的经贸谈判原则。中美之间的经贸谈判本就应该围绕双边贸易平衡、关税调整等经济问题展开,而不是探讨中国外交和能源战略问题,美国将中伊石油贸易强行纳入谈判范畴,明显就是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极大的破坏了谈判氛围。同时,美国的这种行为也损害了国际经贸秩序的公平与公正。
对于美国过度聚焦中伊石油贸易,中方代表当场把话挑明,直言中伊之间的能源合作是正常贸易往来,任何第三方无权干涉。
显然,不论美国如何转移话题,中国关注的重点始终在两国关税问题上。在会后总结时,中方代表称,这次的会谈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但中国依旧对美国仍维持30%的关税的问题表达关切。对此,中方将继续推动必要的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正当经贸利益。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双方的经贸关系,对于世界经济有着极大的影响。中方在会谈中展现出来的坚定立场和理念态度,不单单是对于自身利益的维护,更是出于对多边贸易机制和公平贸易原则的坚守股票交易配资,经贸问题不应该被地缘政治裹挟。只有保持互利共赢、平等对话的态度,才能找到符合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